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相关要求,做好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,稳定农民种植收益,促进粮食生产,日前,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根据我市实际联合制发了《朝阳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》。
补贴对象原则上为全市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。农民家庭承包地流转的,原则上补贴给原承包方,流转双方有书面约定的,从其约定。国有农场职工是否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,由各县级政府确定。
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的依据,可根据三种情况由各县级政府确定:已重新签订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,可依据新签订的家庭土地承包合同中的确权面积、实测面积或原承包面积作为补贴依据;未重新签订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,可按照第二轮家庭土地承包合同面积作为补贴依据;未实行家庭承包的,可以村台账为依据向农民发放补贴资金。对非农征(占)用耕地、已作为畜牧(水产)养殖场以及辅助设施使用的耕地、林地、草地、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,以及机动地、抛荒地、占补平衡中“补”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予补贴。
补贴标准由县(市)区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确定的补贴面积测算确定,实行全县(市)区统一标准。
补贴资金按相关程序由省财政厅直接下达各县(市)区。各地要将以前年度结转资金与当年预算资金统筹使用,确保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农民手中。
补贴资金的支付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,要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发放给补贴对象。具体程序为:基础数据申报核实-基础数据村级公示-基础数据汇总报送-补贴资金发放-补贴发放数据村级公示。(丁旭 记者 杜才)
来源:朝阳日报
责任编辑:谢宜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