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马隽
当马拉松的脚步唤醒古城晨曦,当街舞的律动点燃景区假日,当辽篮加油的口号响彻城市夜晚,当羽毛球的挥拍声回荡体育馆……一场场高水平赛事为朝阳带来超强“流量”,而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正让这股“流量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“增量”,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今年以来,体育赛事持续升温,国家和省级赛事密集落户朝阳。从11个省(市)参加的中国匹克球公开赛辽宁朝阳争霸赛,到800余人参与的全国武道联盟赛;从13支队伍参与的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县域足球赛、12个城市参与的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乡镇篮球赛,到15个城市参与的辽冀蒙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、1600名选手逐浪大凌河的全国龙舟邀请赛;从万人共跑的马拉松比赛、燃爆全城的辽宁男篮对抗赛,到800名选手及家长参与的辽宁省街舞公开赛暨BSDC街舞大赛;从吸引300余名舞者的中国·朝阳体育舞蹈公开赛,到近500名高手角逐的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精英赛……这些赛事累计迎来省内外参与者数万人次,形成“月月有赛事、季季有亮点”的热闹格局,尤其是网红选手、全国冠军来朝参赛,不仅带动本地竞技水平的提高,还提高赛事的关注度和影响力。
赛事搭台,文旅唱戏。我市坚持“以体促旅、以赛促兴”,赛事几乎都安排在周末或者五一、十一假期,努力将其打造成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。龙舟赛期间,推出“赛在朝阳、游在朝阳、玩在朝阳、购在朝阳”特色活动,夜龙畅游大凌河、陆上龙舟体验等配套活动与旅游后备箱商品展销同步亮相,让选手在挥桨之余,登龙山、观龙鸟、逛龙城。乒乓球赛期间,推出选手免费畅游北票大黑山政策。街舞大赛更是将比赛地点设在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,选手免费进园,深度游览景区。因为朝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,
很多选手非常向往到朝阳比赛。羽毛球赛事期间,来自北京的选手任永超赛后直奔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,并感慨“1小时40分钟高铁直达,既能打比赛又能看玉猪龙,朝阳之行太值了!”
赛事带来的“人气”正转化为文旅消费的“热气”。赛事期间,各大景区外地游客量显著增加,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接待量纷纷创下新高。陪同孩子参加街舞大赛的一名抚顺选手家长在朋友圈分享“白天观赛逛景区、夜晚逛夜市”的行程,引来数十条“求攻略”留言;体育舞蹈公开赛时,一位安徽的选手打卡酸菜火锅、炖肠等美食后,瞬间赢得众多朋友点赞。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消费链条被全面激活,宾馆及酒店入住率明显增加,部分特色餐馆翻台率及客流量大幅提升。
细节处的暖心服务更让“流量”沉淀为“留量”。11月1日至2日,气温骤降,市体育馆提前调试供暖系统,让羽毛球选手在适宜的温度中轻装上阵,浓浓的暖意让他们对朝阳的第一印象就打了满分。匹克球、龙舟、马拉松等赛事都有志愿者全程提供服务保障,“场地专业,服务贴心,消费还实惠”成为外地选手的共同评价。正如多次执裁全国性羽毛球赛事、来自锦州的张晶所说:“朝阳把每个细节都想到了,这不仅是办比赛,更是在展形象。”
一场场赛事是城市活力的“试金石”,更是消费升级的“催化剂”。如今的朝阳,正以“体育+”为支点,撬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动能,让每一份赛场激情都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,在“流量”变“增量”的跨越中推动赛事与城市“双向奔赴”。
来源:朝阳日报
责任编辑:袁璐